(网经社讯) 导读:5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高佣金、抽成、推广费是否将成过去,商家迎来“救星”?对此,“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组织13位专家给予解读(详见网经社独家策划专题:https://www.100ec.cn/zt/wjszp)。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
一、【背景与意义】
(一)现实意义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依据《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的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平台收费行为,保障平台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指南》旨在明确了平台收费应遵循的原则、倡导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强化平台合规自律、规范平台收费行为以及加强监督与实施。
《指南》的出台背景是为了进一步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持续规范平台收费行为,推动平台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情况完善指南内容,尽快出台实施。
(二)社会意义
(1)有助于规范平台收费行为,保护平台上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指南》明确了平台收费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基于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交易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营成本及平台内经营者经营状况,合理制定收费标准。这有助于减少平台内经营者面临的收费不透明、计算方法复杂等问题,减轻其经营负担。
(2)有助于促进平台经济在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涉及数千万网络经营主体、8000多万灵活就业人员、9亿多网络消费者,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包容性强、开放度高的生态系统。
(3)通过规范平台收费行为,可以促进平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
(4)细化了《价格法》《电子商务法》中的原则性规定,明确了8种不合理收费行为,如重复收费、只收费不服务、转嫁应由平台自身承担的费用等。这些具体规定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平台常态化监管机制,推动平台经济有序发展。
(5)强调了透明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政策深意,细化了价格承诺的角度,对“先免费后收费”等行为进行了规范指导。这有助于提升平台的合规管理能力,减少收费风险,确保平台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
(三)政治意义
(1)落实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指南》旨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对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要求,构建平台主体、商家、消费者等生态系统的整体繁荣。其核心目标是“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国家战略实施。
(2)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是法治化路径深化。《指南》细化《价格法》《电子商务法》等上位法原则,首次明确8类“不合理收费”行为认定标准,建立“透明化收费+规范化监管”的双轨机制,体现了法治思维与市场规律的结合。
二是长效机制构建。通过制定28条具体规则,形成涵盖定价原则、费用减免、合规自律等领域的制度闭环,推动平台监管从“运动式整治”转向“常态化治理”。
(3)平衡多方利益诉求
一是市场主体权益保障。明确禁止强制营销收费、规范保证金收取等条款,直接回应商户反映的收费不透明、负担过重等痛点,强化对中小经营者的保护。
二是社会责任导向强化。倡导平台采取灵活定价策略,鼓励对中小商户减免费用,引导企业将经济利益与服务实体经济目标相统一。
(4)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规范平台收费行为,既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又避免过度监管抑制创新,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制度支撑,实现平台经济“赋能千行百业”的战略价值。
二、【现状情况】
平台与平台内经营者的盈利状况健康性及可持续性可从政策导向、行业实践和合规要求三个维度分析:
(1)平台经济整体生态现状
首先,我国平台经济在解决就业、促进消费、赋能实体经济方面形成了开放度高、包容性强的生态系统。这种规模效应为盈利可持续性提供了基础支撑,但需依赖良性竞争和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但是,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平台收费存在名目繁杂、计算复杂、透明度不足等问题,导致经营成本隐性增加;不合理收费行为如重复收费、转嫁成本等损害中小商户权益;流量垄断引发的强制推广、低价限流等限制经营者自主权。
(2)政策规范下的改善方向
一是平台侧规范要求。收费需遵循公平、合法、诚信原则,建立收费公示制度,禁止8类不合理收费行为;强化合规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评估、事前审核等流程优化;鼓励通过灵活定价策略主动让利,特别是对中小商户实施费用减免。
二是经营者保护机制。保障知情权与选择权,推广服务需基于平等自愿原则;建立费用争议反馈渠道,要求平台及时响应经营诉求。
(3) 盈利可持续性评估
(4)健康性判断
当前行业处于规范调整期:
一是短期阵痛:平台企业面临收费结构调整压力,部分依赖灰色收入的平台利润率可能下降。
二是长期利好:通过建立收费公示、风险审核等机制,有利于形成"平台-商户-消费者"三方共赢的正向循环。
三是关键指标:中小商户续约率、平台收费争议投诉量、技术服务费占商户营收比等将成为衡量生态健康的核心观测点。
政策组合拳的实施将推动盈利模式从流量红利驱动转向服务质量驱动,若能有效落实合规要求,平台经济将呈现整体生态可持续发展效应。
三、【具体行业收费】
当前,各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收费过高,服务费、保证金过高、罚款过多、回款较慢;
二是收费过低,形成“内巻式”低价竞争。
四、【意见与建议】
因此,依据《价格法》确定商品的价格和服务价格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服务价格就是收费,均应该合理、合法、合规。避免克扣商家利益、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发生。
五、【违法违规分析】
若平台企业滥用自身行业内“垄断地位”或“流量霸权”优势,对平台内经营者实行“高收费”“乱收费”“乱罚款”,可能会涉嫌违反垄断行为,涉嫌违反利用优势地位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应充分发挥平台在提供经营与管理时的“自我约束”行为的作用,并鼓励探索“分布式平台供应链”模式,平台、商家、消费者、物配、结算、仲裁等形成良好的生态关系,一旦这种良好的生态关系形成后,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一方面,要防止“店大欺客”,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客大欺店”,探索良好的生态关系,才能够促进数字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专家介绍:洪涛,先后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浙江工商大学商贸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北财经大学流通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自1986 年以来,先后在《财贸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流通经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企业管理》《人民日报》报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27篇,有76篇论文被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中国知网高被引TOP1学者,中国知网收录论文423篇,其中“三高论文”(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3篇,“两高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1篇。
【小贴士】
针对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www.315.100ec.cn)启动平台“高佣金”“乱收费”调查行动,通过发布快评、投诉受理、滚动曝光、专题聚焦、密集播报、媒体联动、律师咨询、纠纷调解、典型通报、商家调查等方式,关注平台收费乱象。欢迎商家在线投诉爆料。调查的平台包括:
1、网络购物平台: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小红书、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得物、苏宁易购等;
2、网络订票平台:携程、去哪儿、飞猪、同程艺龙、大麦网、淘票票、猫眼等;
3、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T3出行等;
4、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京东外卖等;
5、即时配送:达达快送、美团配送、蜂鸟配送、顺丰同城、UU跑腿、宅急送等;
6、维修平台:啄木鸟家庭维修、鲁班到家、万师傅等。
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运行10余年来,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影响1亿+网络消费用户,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24h在线、自助维权、同步直达、实时处理、进度查询、评价体系、法律求助、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目前,平台“绿色通道”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实时受理、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透明、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电诉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新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热点投诉地区、投诉榜(依据投诉量排行)等模块,让投诉过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动态。
如果您有遇到相关被平台欺诈等问题,欢迎加入“商家维权群”(如果群已满请加微信wjs002095a)。